青藏高原,用牲畜毛捻线织布的历史悠久,这种用牲畜毛织成的毛织物,河湟民间俗称为“褐子”。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我省玉树等地织褐业极为发达,这些地区所产的褐子质量最佳,染色后,经久不脱,不少人便将这种褐子运到河湟地区贩卖,并逐渐成为一种产业。《西宁府续志》中记载:“毛褐等类,由玉树土司地方运来销售,每年一次两次不等,数亦难稽。”我省作家贾文清女士说:“青海地区不产棉花,且交通不便,运到青海的洋布很少,极难满足本地居民的用布需求。”因为路途遥远,明清时,从玉树地区贩卖到河湟地区的褐子,价格很高,只有少数人能消费得起,产于本地的褐子,因为物美价廉,备受河湟百姓的青睐。
河湟地区多产牛羊毛。贾文清认为,这样就解决了褐子的原料问题。同时褐子的用途很广泛,是制作口袋、衣服、褡裢、帐篷、床单等不可缺少的原料。
制作褐子的程序很复杂。织褐子要先从挑选牛羊毛开始。牛绒、羊绒用来织褐衫,因为褐衫的柔软程度很高,时常被当做裁剪衣服的原料。被剔除羊绒和牛绒的毛,则用来织口袋、帐篷等。
选好羊毛后,下一个步骤就是把牛羊毛纺成毛线并用这些毛线织布。
纺线用的工具类似于纺车,但结构要比纺车简单得多。纺车由木头制成,纺线过程中,需要匀速摇纺车,并利用纺车的转动,将牛羊毛捻成线。要想将线捻得又匀又细,摇纺车的力度就不能太大,所以摇纺车的多为小孩,大人则在纺车旁匀速放牛羊毛,并随着纺车的转速,从纺车中拉线。贾文清说:“技艺高超的匠人一次最长可纺出两百米的线,一般的匠人也能纺出五十米到一百米,比常见的捻线工艺产线量要大。”纺好的线还不能马上用来织布,之前还需要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就是要把纺好的毛线放在锅里用水煮熟,再将其捞出放在地上,用脚用力踩,直到把毛线踩干为止。贾文清老师说:“这样是为了增加毛线的柔韧性,让毛线更加耐用,更加结实。”这时的毛线就可以织布了。
织布所用的工具相对于纺车要复杂许多,褐架、木刀、梭子是织布时不可缺少的工具。
织布前要按客户所需物品的尺寸,提前画好经纬线。贾文清老师说:“毛线较粗,而且织口袋之类所用的工艺比较粗糙,所以织出的褐布不能剪裁,事先不画好经纬线,织好后再按物品尺寸裁剪的话很容易绽线。”织褐衫的布所需的工艺就要精细一些,这时木刀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织布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用木刀捶打织布,又称剁布,因此木刀又被许多匠人称为剁刀。剁布是为了让褐布更加紧密,贾文清老师介绍,这样的褐子才结实耐用,方便剪裁。织好的褐子被染成青色、黑色、红色,就可以用来做褐衫了。褐衫由于其手工复杂,所以价钱很高,只有“骑高头大马的人”才穿得起这样的褐衫。
清朝中期,山陕商人进驻河湟,他们将大批洋布运抵西宁,褐子也就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了出苦力者的必备。据《丹噶尔厅志》载:“毛褐以羊毛捻线织成者,厚致温暖,亦能资以御寒,工作下人服用大半资焉。”河湟地区织褐业也从辉煌走向了暗淡。解放后,湟中靴鞋生产合作社和湟源皮革制件厂与皮毛厂都曾设立生产毛口袋和帐篷的车间,因产品单调,销路不畅而停产。在湟中鲁沙尔一带,七代人都以织褐子为业的马德全的后人,也改行做起了地毯产业。织褐子业这才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