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从教几十年,姜伯驹院士一直用这句话鞭策自己。
1953年,年仅16岁的姜伯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留校任教后,他有幸成为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先生的助手。从此,姜伯驹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在当时,国内这个领域还鲜有人问津。1964年,姜伯驹在尼尔森数的计算问题上取得突破,他所创立的方法在国外被称为“姜子群”“姜空间”。1978年以后,他将不动点理论与低维拓扑学结合起来,全面解答了有50年之久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1983年,姜伯驹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从青春少年到知名学者,姜伯驹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也收获了荣誉:数学学院首任院长,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等。
姜伯驹在北大执教已半个多世纪。数学学院的许多学生说,最令他们感动的是,姜老师身为院士,仍坚持亲自批改学生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找出共性问题,真正了解学生的弱项究竟在什么地方,再来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姜伯驹说,亲自批改学生作业,这种习惯他一直坚持了50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