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是青海人民的狂欢节。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各地的社火演出队沸沸扬扬、浩浩荡荡的,将正月里节日的气氛宣染得异常热闹红火,使春节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狂欢节”,与内地很多省份日渐减淡的年味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甚至吸引了一部分爱好民俗文化的外地游客前来观看。
青海,这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省份的西部落后省份,却保留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而且这几年青海的民俗文化资源随着青海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逐步成为一大优势资源。青海社火,是在高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一枝奇葩。它在延续过程中,糅合了青海其他民族的一些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且独具高原特色的青海社火。有舞龙、舞狮、高台、高跷、旱船、秧歌等数十种表演形式,以及近百种脍炙人口的社火小调。这些表演形式和演唱小调在青海各民族中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青海社火,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这些深深植根在民间,不断放射着耀眼艺术光芒的艺术形式,满足了节日里群众的文化需求。从正月初八开始,全省各地尤其是东部农业区,几乎是每个村都有一支社火演出队,名目繁多的传统社火开始一一上演。有透露出几分古羌遗风的社火,有凝聚着民间艺人智慧的传统节目,有纳入非遗保护名录的社火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台,喧天的锣鼓、高亢的唱调,把青海各族人民闹春的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而且这样的狂欢要持续到农历二月二才结束,其时间跨度之长,参与人数之众,演出项目之多,影响力之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罕见的,堪称奇迹。
青海社火,当传统遇上创新
很多学者认为,社火之所以流传了千百年的时间,是因为它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火在历史上也有被封杀的时候,但是,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封杀不住的,所以,社火完全消亡是不可能的。但是,任何文化形式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在于紧紧贴近群众,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心声。所以,社火演出不应该仅是“火神会”的事,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对社火演出进行引导和培育,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等一些宣传内容融进社火中去,将群众的一些呼声收集上来,将一些针砭时弊、人情世故的优秀作品及时予以加工和推广。甚至可以在社火中引进竞争机制,促进社火精品化、优质化发展。
多年来从事青海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青海花儿研究会会长滕晓天先生认为,青海社火的发展创新必须以保持传统为基础,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对社火中的祭祀等活动一概而论定性为封建迷信而予以封杀。实际上,社火中的祭祀等活动反映了古代人们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朴素的思想感情,其中“胖婆娘”等人物反映了古代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对生殖的崇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古代人类活动痕迹的社火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活文物、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新时代,青海社火能否走产业之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结构的多元化,青海社火这个延续了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形式,曾一度在各地普遍都出现了表演形式简单化、道具老化、文化品味和传统韵味流失,一些珍贵的、脍炙人口的传统社火节目也面临着逐步失传的尴尬境地。以及参与人员的积极性降低、观看者和演出人数锐减的现象,过去那种以演社火为荣而全民竞相参与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
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一些有代表性社火的抢救性保护力度,一批优秀的社火演出队和社火节目得到了文化部门的及时保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今后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对青海社火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福音。在这种情况下,青海农民演出社火的积极性也空前提高,演出规模也在逐年增加。更而且令人可喜的是,有些地区的社火已经出现了市场化的雏形,农民初步尝到了利用社火挣钱的甜头。但是,青海社火能否走向产业化道路,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尤其是在内地省份年味越来越淡的情况下,每年春节到青海看社火能不能成为一个春节旅游项目,进而让青海社火越演越红火越演越精彩,是目前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